2024年11月2日 星期六

法國 — Day 15

Sainte-Chapelle➔Conciergerie➔Carrick - Paris➔Le Bouillon Chartier Gare de l'Est


來到最後一天,我們背著大背包,離開Airbnb,由Combronne乘M6到Denfert-Rochereau,轉B線到Gare du Nord寄存行李(€6.65)。



寄存行李後,我們由Gare du Nord乘M4到Cite,來到聖徒禮拜堂Sainte-Chapelle。


第一站 — Sainte-Chapelle


參觀聖徒禮拜堂原先是需要預約的,不過我們在出發前預約錯了另一個教堂,所以我們唯有留在最後一天嘗試Walkin入場。



聖徒禮拜堂是國王路易九世的私人委託,是位於西岱宮(法國國王在巴黎的第一個住所)其公寓中心的一座私人禮拜堂。


走上狹窄的樓梯便來到上層。聖徒禮拜堂的彩色玻璃窗由紅色、藍色、兩種綠色、兩種紫色、一種黃色和一些半透明的碎片組成。十五扇十三世紀的彩色玻璃窗呈現了1113個場景,它始於北方的《創世紀》,終於西方的《啟示錄》,這道光芒跨越了聖經的信息。



來到紀念品店,最受歡迎的相信就是聖徒禮拜堂的明信片了。


離開禮拜堂時剛好經過巴黎司法宮Palais de justice de Paris



第二站 — Conciergerie


接著我們來到了旁邊的巴黎古監獄Conciergerie。這裡並不是行刑的地方,而是用車子從附近的庭院把死刑犯送上斷頭台。
這兒的導覽器十分有趣,除了聽錄音外,還有影像讓我們更了解當時的情景。一進場便是一個面積為1785平方米的巨大房間,在中世紀被用作食堂。


衛兵廳與軍事廳是舊制度時期巴黎議會開會的地方。


大多數時候,囚犯不會在巴黎古監獄待很久,他們會立即被帶到革命法庭,並在判決後立即離開。後來囚犯人數比舊制度時期高出三倍,在革命高峰期超過五百人。最貧窮的囚犯被塞進非常狹小、黑暗且沒有任何家具的牢房,叫普通牢房或稻草牢房。較富裕的囚犯可以為自己買到較舒適的房間。



白天,牢房早晨開放後,女人和男人分別在不同的院子裡出去。女子庭院自革命以來幾乎沒有任何變化,至今仍保留在參觀路徑內。


參觀完畢後,我們路過了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聖母院整修時於2019年4月15日發生火災,造成屋頂尖塔與主體木結構屋頂燒毀。我們到達時的外觀看來已修復得差不多了,計劃於2024年12月才重新開放參觀。



整趟旅程,我都忘了要買明信片,最後在附近買了一張,但都不夠時間寄出了。


接著我們乘47巴士到LesGobelins到Carrick - Paris。


第三站 — Carrick - Paris


原先想在巴黎找找童軍的商品店,看看有沒有巾圈、布章,甚至是露營用品。不過找來找去,就只找到這間制服店在附近。


這兒有童軍的必備品,從襪子到貝雷帽,再到徽章和露營裝備。非童軍的也能在這遺購其他用品,如行山鞋。



是時候回市中心吃晚餐了。我們由Les Gobelins乘M7到Poissonnière,先取回行李。然後再乘54巴士到Le Bouillon Chartier Gare de l'Est吃晚餐。 


第四站 — Le Bouillon Chartier Gare de l'Est


Le Bouillon Chartier是巴黎的平價法國餐廳,聽說大概20歐左右就能享用一頓法國大餐。來到巴黎整整一個星期,除了第一天午餐外,其他的每一天都在Airbnb解決。臨走前決定來這兒吃一頓法國大餐。



地板上鋪著老式的馬賽克,有皮革長椅、古色古香的牆壁,上面擺放著過時的海報。餐廳的環境尚算不錯,整潔但就是有點擠迫。我們帶著兩個大背包,被安排坐在店門前的走廊位置。好彩的是,我們下午四時來到,不用花時間排隊便入座了。


侍應把我們點的都寫在桌墊紙上。開胃菜我們點了6 Escargots蝸牛和Potage de légumes菜湯,主菜點了Confit de canard pommes de terre grenailles油封鴨馬鈴薯球和Pièce Boucher Grillée, Beurre MDH, frites牛排薯條,甜品則點了Crème au caramel Maison焦糖布丁和Mousse au chocolat Maison自家製巧克力慕斯,共€41.4。


第一次吃蝸牛,聽起來很可怕但加了大蒜和奶油其實十分容易入口。喝菜湯暖暖胃也不錯,只是份量小了點。油封鴨不是我們吃過最好吃的,肉質算是嫩滑,但欠了一點肉汁。牛排真是較遜色,牛肉有點嚡和乾,就是有點醬汁搭救。


甜點不過不失,焦糖布丁的布丁的確很滑,但可能我們較喜歡布丁面用噴槍來燃燒糖,達到脆脆的效果,我們還是覺得南法嚐過的焦糖布丁較好吃。喜愛吃心太軟的我自然對自家製巧克力慕斯有特別高的要求,沒有流心讓我有點失望。


餐廳的上菜速度算快,我們花了一個多小時完成晚餐,是時候出發到機場去了。我們由Gare de l'Est乘M4到Gare de Nord,轉RER B到機場。



要回家了,這兩星期就像發了一場夢,很開心我們探索南法和巴黎,整個旅程都沒遇到什麼意外。我們特別喜歡南法,也在這兒完成了我們第一次的自駕遊。希望下次有機會再發掘更多法國的美景和美食啦。

2024年11月1日 星期五

法國 — Day 14

Château de Fontainebleau➔Hôtel de la Marine➔Place de la Concorde


今天的第一站是要到Zone 5巴黎近郊的楓丹白露宮Château de Fontainebleau。路程需要差不多兩個小時,所以我們早上八時多便出發,由La Motte - Picquet Grenelle站乘M8到Madeleine,轉M14到Gare de Lyon。來到大站Gare de Lyon,再轉R線到Fontainebleau-Avon,轉3401巴士由Gare Routière Quai 1到Château。
下車後,我們穿過黛安娜花園Jardin de Diane,但並沒有碰到噴泉或戴安娜的雕像。



第一站 — Château de Fontainebleau


走過公園,我們便來到楓丹白露宮的入口。它曾是許多法國君主的狩獵小屋和避暑別墅,雖然君主每年只在那裡居住幾個月,但他們逐漸把這兒改造成一座真正的宮殿,裡面充滿了藝術和裝飾。宮殿正門中央是The enlarged Horseshoe stairway,是拿破崙宣布退位發表演說的地方。


這兒收藏了大量拿破崙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軍事戰役中使用的武器以及他收到的禮物,當中有不少油畫。



拿破崙三世對這座宮殿產生了濃厚的感情,經常與他的宮廷成員在此居住。教皇套間Appartement du Pape原為國王和王室居住的教皇套間,共有十一個房間。




天主聖三小堂La chapelle de la Trinité前身是三位一體修士的修道院教堂,由聖路易斯於1259年在此建立,在弗朗索瓦一世統治時期與城堡相連。它又在亨利二世時期進行了重建,並在亨利四世時期建造現在的拱頂,並由路易十三完成,然後由路易十四、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進行了擴建。


弗朗索瓦一世長廊The Galerie François I上有每一任國王的名字。從皇家公寓延伸至聖三一修道院的小教堂,其裝飾風格最為獨特,包括讚美弗朗索瓦一世的壁畫、灰泥和木雕。



窗外便可在高處欣賞楓丹白露宮的外圍。


舞廳The Ballroom是在最後一位瓦盧瓦國王統治時期,在普里馬蒂喬的指導下建造的。室內裝飾則交由楓丹白露第二學院的藝術家負責。


王座室La salle du trône從十七世紀到革命時期,從1137年路易七世登基,到1870年第二帝國覆滅,這個房間一直是國王的臥室。



原本想到English Garden走走,不過時間無多,我們只走了一小段路便折返。



由Château乘34巴士到Gare SNCF - Rue de l'Industrie,在Melun原先打算轉R線到Gare de Lyon,最後卻上錯了D線,站站停,多花了一倍時間才到達Gare de Lyon。不夠時間吃午餐,我們再轉M11到Concerdo。



快日落了,我們由Concorde乘M12到Montparnasse Bienvenile,巴黎第八區的協和廣場。


第二站 — Hôtel de la Marine


我們再用Museum Pass,到海軍府Hôtel de la Marine參觀。工作人員向我們派發導覽,是我們這幾天參觀用過最好的導覽。不但戴起上來十分舒服,而且這導覽是用藍牙連線,根據我們參觀走到的位置而播放相應的錄音和音樂。


海軍府是路易十五統治期間國王家具儲藏總管的公寓。我們首先來到皇室家具保管部門的管理人馬克-安托萬·蒂埃里Marc-Antoine Thierry de Ville-d'Avray的辦公室Un remeublement fidèle,欣賞到由櫥櫃製造商 Jean-Henri Riesener製作的三件獨特的家具:抽屜櫃、可變形桌子和折疊式秘書桌,後兩件作品更被列為國寶。


馬克-安托萬·蒂埃里的餐廳Une mise en scène particulière佈置了一頓飯的結束場景,散發著十八世紀用​​餐的熱鬧和歡樂的氛圍。


馬克-安托萬·蒂埃里還修建了奢華的各種空間,例如娛樂室,桌上有些當時流行的桌遊。


貴賓室Le Salon d’honneur十分華麗,白色面板突顯了雕刻和鍍金的木質裝飾,兩側的壁爐頂部裝有鏡子,可以反射吊燈和天花板上的鍍金。


外交休息室Le Salon diplomatique原為舊制度下存放皇冠珠寶的珠寶室,法國大革命後成為外交休息室。


我們都只顧著聆聽導覽和參觀,沒拍下太多照片。不過實在不捨得這個地方,在這金碧輝煌的走廊反覆走了很多遍。


到室外的涼廊La Loggia欣賞協和廣場,這兒見證了法國歷史上的許多事件,包括從皇冠珠寶被盜到方尖碑的豎立以及路易十六和瑪麗安托瓦內特的處決。


涼廊有十二根科林斯式柱子,堪稱古典建築的典範。天花板上的方格內雕刻著象徵人類主要活動的淺浮雕:農業、商業、音樂、藝術和平等。走下樓梯便完成整個參觀旅程了。


第三站 — Place de la Concorde


接著我們到對面的Place de la Concorde協和廣場。廣場周圍由雕塑和噴泉環繞,另有八座雕像,代表法國八座主要城市。廣場的中心擺放著巨大的埃及方尖碑,上頭裝飾著象形文字讚揚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的統治。


晚上我們由Montparnasse Bienvenile乘M6回Combronne,回Airbnb休息。明天就要離開巴黎了,看著紅玫瑰仍然開的燦爛,真的想帶著它們回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