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膠囊旅館 — 京橋➔三浦三崎港 上野店➔上野公園➔東京都美術館➔阿美橫丁➔一頭牛燒肉 房家➔Itamae-Sushi板前壽司➔東京車站➔東京中央郵局➔丸の内仲通り➔博多劇場➔第一膠囊旅館 — 京橋
來到第三天的早上,我乘銀座線,從京橋站到了上野。上野算是比較全面發展的一個地方,有商店街,也有一些文化設施。
第一站—上野
來到上野,當然要先吃個早餐。過了高架橋下的斑馬線後就可以看到阿美橫丁。阿美橫丁內有不少迴轉壽司,但似乎三浦三崎港 上野店比較有名。
三浦三崎港 上野店於早上十時半開始營業,但已經有不少客人在門外等候。在等候的期間,我先到附近的店舖走走。不過因為要留肚吃壽司,所以路過阿美橫燒也只能看看。
可能因為是獨遊的關係,我很快便輪侯到入座了。店內的十八個座位都是吧檯座位,可以看到師傅在面前製作壽司。我很喜歡這店的日本風,坐在座位上,眼前的迴轉臺上擺著一碟碟的壽司。我手上拿著餐單,雖然不太看懂,但我還是覺得向師父點餐較好。
這兒以鮪魚作為主打,軍艦壽司也好像比較出名。不過我還是點了兩款三點盛。
由阿美橫丁步行到上野公園只需要約十五分鐘。
上野公園的春夏秋冬四季有著不同的面貌,當天天氣算是和暖,十二月初銀杏、櫸樹、紅葉、櫻花漸漸染色,楓葉有著秋風的氣息。公園內有噴水池、划槳船在湖面漂流、博物館、動物園等,而我則朝著美術館進發。
在步向美術館之前,首先看到
上野 ‧ 花園稲荷神社。
沒想到,除了京都的伏見稲荷大社,來到東京意外地遇到了鳥居。這兒是結緣之地,吸引了不少遊客來參拜。
更意想不到的是,在上野公園內原來供奉著一尊名為
「上野大佛」的佛像。面臨好幾次災難的大佛現在只剩下臉部而已,,取其諧音「不會再掉了」吸引了不少日本考生紛紛來祈求考試順利。
接著我來到了上野東照宮。
神殿使用了大量金箔,散發著豪華的氣息,吸引了不少遊客。
終於,我走到了東京都美術館。
進場前,我先到大門前的紀念品店一看。
剛好碰到這兒的—コートールド美術館展 魅惑の印象派(Masterpieces of Impressionism: The Courtauld Collection),門票¥1600,難怪吸引這麼多遊客在買票入場。
買到門票後,在等待入場的時候,遊客可用閘前的儲物櫃存放行李。
在入場前,職員先問我要中文、日文或英文的錄音導賞,再給我耳機。
這次展覽是介紹倫敦科陶德美術館收藏的印象派、後印象派作品。展覽內不准拍攝,這讓剛好給我一些時間和空間好好欣賞作品。日本當地的展覽氣氛的確不同,每個遊客在場內都翻著手上的指南和聽著耳機內的導賞,認真地欣賞作品。經過一個多小時,我到達了最多遊客停留的地方—紀念品店。
離開美術館後,我回到阿美橫丁。剛好路過可麗餅專賣店
MARION CREPES。我點了個朱古力香蕉味的可麗餅,幸好餅中沒有太多的忌廉。
吃著甜品仍不忘走走附近的藥妝店和時裝店,最後買了些抹茶製品作手信。
接著我便到一頭牛燒肉 房家吃下午茶。餐廳有兩層,下層有幾張二人桌子,也有少量站食空間。如果是跟家人或朋友一起聚餐便要到上層了。
到達時剛好錯過了商業午餐,原本套餐除了A5和牛外,還有泡菜和白飯吃到飽。不過我還要留肚吃晚餐,最後我只點了兩份牛。
第二站 — 東京車站
吃過下午茶後,便是Shopping的時間了。東京車站除了是交通的中心點外,那兒還有不少百貨公司、餐廳與伴手禮店。
車站內意外發現哈利波特的小店,有不少哈利波特的產品,我買了一盒UNO。
對於不太熱愛逛街的我,東京車站算是買手信的好地方。我買了些零食手信,便向下一站進發。
第三站 — 東京中央郵局
東京中央郵便局在東京車站丸之內口附近,走進KITTE商場的右手邊就是了,不易找。
比起剛才的商品店,我更喜歡逛郵政局。局外佈滿了依季節推出的立體卡片和地方限定明信片,當中截至2018年已出到第八代及限定版(第九代)。除了明信片外,那兒還有以東京車站為主題的購物袋、文具、馬克杯、復古明信片等商品。
原本想到人氣迴轉壽司「根室花丸」吃晚餐,不過看來我來晚了。看著人潮還未散,唯有下次再嚐嚐吧。
步行回住宿的途中,帶著快餓壞的肚子,幸好讓我遇到了宵夜場—博多劇場。
一人晚餐不能點太多,我只點了個鐵鍋餃子(¥580)。鐵鍋上的餃子每顆都很小,一人份量剛好。口感酥脆,很好吃。
 |
鐵鍋餃子(¥580) |
吃過宵夜後,我便滿足地返回住宿,也開始習慣使用公眾浴場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